袁雪芬祥林嫂_袁雪芬祥林嫂抬林嫂抬头问苍天越剧电影
最近有些忙碌,今天终于有时间和大家聊一聊“袁雪芬祥林嫂”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话题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1.祥林嫂的人生经历
2.袁雪芬的著名作品
3.如何正确评价越剧著名老演员袁雪芬的成功之路
4.越剧袁派创始人袁雪芬简介
祥林嫂的人生经历
辛亥革命前,早寡的祥林嫂听说婆婆要把她卖掉,连夜跑到鲁镇,来到鲁四老爷家帮佣,因不惜力气得到太太欢心。不料又被婆婆把她抢走与贺老六成了亲。贺老六忠厚善良,为凑钱还债累病而死,儿子也被狼吃掉,于是祥林嫂又回到鲁四老爷家。她怕死后阎王分尸,把一年工钱拿去捐了土地庙门槛。
当她在祝福晚上兴冲冲端出供品时,鲁家的不平待遇又给予她重创,于是从此精神萎靡,做事心不在焉,被赶出去当了乞丐。在一个祝福之夜,她死在了漫天风雪中。
扩展资料:
祥林嫂的形象:
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勤劳善良,朴实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摧残,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
封建礼教对她的种种迫害,她曾不断地挣扎与反抗,但并不是为了自由而反抗,而是为了顺从封建礼教而反抗,祥林嫂从始至终都选择了对封建礼教的屈服,最后还是被社会压垮了。
祥林嫂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百度百科—祥林嫂
百度百科—祝福
袁雪芬的著名作品
袁雪芬,1922年3月26日(农历二月廿八日)出生,浙江省嵊县杜山村人,越剧袁派(旦角)创始人,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33年7月入四季春科班学戏,工青衣正旦,兼演武小生。满师后,一度与越剧早期名旦王杏花合作,唱腔和表演受到王杏花的影响。
1936年初到杭州演出,初挂头牌。秋初到上海演出。
1938年2月第三次来沪,此后一直在上海从事演艺活动。与名小生马樟花合演3年有余,演出《恒娘》等新戏,逐渐在艺术上崭露头角,被誉为“越剧新后”。
1942年夏,马樟花为旧社会恶势力迫害致死,使袁雪芬对邪恶当道的旧上海深感痛恨。
同年,袁雪芬在一些具有爱国热情的话剧艺术的启发和鼓舞下,同新文艺工作者一起在大来剧场倡导并开始越剧改革:以剧本代替原来幕表制,以导演排演代替原来的说戏,在舞台美术部门亦应用成套设计,演出了许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歌颂民族气节、反封建礼教的戏。在表演上除学习话剧的从人物出发和内心体验外,还吸收了昆曲载歌载舞、形体动作身段美,并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成为越剧独特的表演方法。
1947年8月《山河恋》联合义演及同年10月筱丹桂致死事件中,她同国民党当局进行了坚决斗争,遭到反动势力的多次迫害。
1949年7月,参加了上海市军管会文艺处举办的第一届地方戏剧研究班学习。
是年9月,她和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作为戏曲界特邀代表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出席了10月1日的开国大典。
1950年4月起先后担任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团长、华东戏曲研究院副院长兼越剧实验剧团团长、上海越剧院院长。
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荣誉奖。
1953年,与范瑞娟合作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国第一部大型彩色戏曲影片。同年,在《西厢记》一剧中成功地塑造了崔莺莺一角。“文化大革命”中袁雪芬受到残酷迫害。
1978年底,袁雪芬重新受命担任上海越剧院院长,主持和组织了一系列新剧目的创作演出,并大力培养青年演员。同年她主演的《祥林嫂》拍摄成宽银幕彩色影片。
1985年,退居二线,担任剧院名誉院长。
1986年,以“艺术指导”身份和上海越剧院演出团参加巴黎第15届秋季艺术节。
1989年夏,袁雪芬率团去美国演出。她是第一、二、三、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五、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1955年缅甸总理吴努授予她金质奖章。
1956年,获文化部颁发的“1949-1955年优秀影片奖”荣誉奖。
1989年,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首届“金唱片奖”。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的政府特殊津贴。
2003年12月,获文化部颁发的国家级艺术终身成就奖——第二届“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
2008年,被授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荣誉称号。
2011年2月19日下午2点,袁雪芬在上海家中过世,享年89岁 。
如何正确评价越剧著名老演员袁雪芬的成功之路
《双烈记·夸夫》,1959年演出。袁雪芬扮演梁红玉。针对人物是一位巾帼英雄的特点,为了生动表现她豪迈的气度和沉稳而深情的性格,袁雪芬对传统的六字调进行了改造,大胆吸收、借鉴了北方剧种如徽剧、豫剧、杨剧的音乐语汇,如“当年京口”吸收了杨剧音调,“二十年来沙场血”吸收了徽剧“高拨子”,“才立下汗马战功”、“忧心忡忡”吸收了豫剧因素。袁雪芬把它们有机地融化到唱腔之中,创造了新型的六字调,使原来音调低沉、情绪单一的传统曲调变得起伏跌宕,在深沉抒情的风格中增添了高亢激昂、明亮挺拔的因素。唱腔中较多采用了四、六度跳进甚至八度大跳旋律进行,激越回荡,形成柔中带刚、刚柔相济而又非常个性化的唱腔格调。 1948年,黑白越剧**《祥林嫂》,启明影业公司出品,主要演员还有范瑞娟、徐天红、张桂凤、吴小楼、张云霞等。1950年,彩色越剧**《越剧菁华》之双看相,文化影片公司出品,与徐玉兰、吴小楼、筱水招合作。
1950年,16毫米彩色**《相思树》,文化影片公司出品,与金艳芳、张茵、胡少鹏、高剑琳等。
1953年,彩色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上海**制片厂,与范瑞娟、张桂凤、吕瑞英等。
1978年,彩色宽银幕**《祥林嫂》,上海**制片厂、香港凤凰影业公司联合出品,与金采风、史济华、周宝奎等。
1979年,电视片《祥林嫂》,上海电视台录制,与史济华、金艳芳、张桂凤、周宝奎等。
越剧袁派创始人袁雪芬简介
大家众说纷纭,我们网络是个草根和扎根在民众的绿色生态博文园地,大家可以自由的发表言论。 那我也来发表意见,我认为她是一个著名的越剧老演员是比较合适的。说她是表演艺术家是越剧大师的是因为她是越剧界的最高奖项的得主全国越剧的荣誉奖,她还一直是上海越剧院的院长,到了退休后还是荣誉院长,她是越剧四大流派的第一大流派,是四大明旦的第一位名旦。我们的国粹京剧享誉海内外的梅兰芳是京剧艺术大师,京剧有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是京剧的四大名旦。 而越剧发展仅次于京剧的第二大戏曲剧种,袁雪芬也被推荐为像梅兰芳一样的艺术大师。 袁雪芬等十姐妹确是在三四十年代在上海开始走红了,她们从绍兴、嵊县走出来,这种来源于农村田头的草根艺术,由那里的多才多艺的农民所创造从乡村小镇走出来红遍了上海。越剧经历了小歌班、绍兴文戏、唱堂会,沿路歌唱,后来组建了女子越剧走红大上海,流行与全国,成为戏曲舞台上百花园中一朵灿烂的奇葩。 越剧十姐妹中的尹桂芳、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筱丹桂、竺水招。张桂凤、徐天虹、吴小楼。他们这些姐妹在三四十年代已经在上海各自组建了越剧团,有尹桂芳的芳华越剧团,有徐玉兰的玉兰越剧团,有袁雪芬的雪声越剧团等等,反正,当时她们都是带领各自的剧团当上了头牌小生和头牌花旦了。 当时的左翼文化人和文艺界的人士都很有爱国家和爱人民的进步思想,这个进步思想也传点到了上海越剧界,他们在左翼文化界的带动下演出了《祝福》,就是鲁迅的名著,一贯演出才子佳人的越剧就是演出《祝福》,在为穷苦人呐喊,这进步的呼声影响很大,袁雪芬就是在《祝福》中扮演了祥林嫂,从此袁雪芬就是代表了进步的文艺骨干。十姐妹还联合演出了《山河恋》,越剧不仅是文艺百花苑的一朵灿烂芙蓉,也是代表了蓬勃向上的艺术明珠。 自从建国后,越剧也百花齐放地兴旺起来,袁雪芬等十姐妹都在新社会当上了越剧界的领导,那样这权利就开始大了起来,那个时代的著名越剧演员都得到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各项奖项。袁雪芬得了全国荣誉奖后,又是上海越剧院的院长,又是什么会员、代表、戏剧界协会的领导那真的就是位高权重,什么好事花环都戴在她的身上。 那站在领导的一边上总是要培养人的,不是培养甲就是培养乙,但是,我们的培养人才的机制是培养而不是竞争,在百姓和戏迷中袁雪芬的成就不是最高,她的流派是因为当了领导给捧出来的,她的艺术上在花旦中是比不上傅全香、王文娟、吕瑞英、戚雅仙和金彩风的。在整个越剧界那尹桂芳、范瑞娟、徐玉兰的流派倒是响当当的,就是很有特色,越剧是以女观众为多,越剧的小生是很受欢迎的。 对袁雪芬的褒义词是越剧艺术大师,一直是清清白白的做人、认认真真的唱戏。而对她的贬义词是她总是排挤自己的姐妹,最受到排挤的是尹桂芳,因为她是最优秀的演员,也是资格最老最受群众欢迎的演员。还有就是范瑞娟和傅全香演出的《梁山伯和祝英台》红极一时,而到了拍**就变成了袁雪芬,贬义词说她会用权术偷梁换柱地抢先成就自己的。 在我想来主要还是她是个当领导的,就自己可以有了这个选择的权利,其实,她也不一定是个艺术大师,她也不一定是个会弄权术的小人,她只不过是个有点自主权的当领导的演员,她把好的待遇就自己了,荣誉的事和出风头的事给了自己,看到能力实在好的她有点多心了,她就是一个活灵活现的人。一个著名的越剧演员。 她如果是在群星荟萃中她也许是一颗群星中的一星,但是,当所有的光环都聚集一身时,她是那样的暗淡,她一直会做着回忆过去成功演出进步剧《祝福》的报告,她永远介绍自己的先进经验。拥护的会说她真的是个奇才,真不容易。有的都在笑话她是那样的没有文化,那样的语无伦次讲这种话也不怕被人笑话。 其实,这能怪罪她吗?不要说她是个从小吃苦在越剧舞台上的演员,她就是这么点文化,是那时这个体制把她推上位高权重的位子上,就算是文化素质高一点也会知识老化,也不可能永远地与时俱进的。 记得有一次她到北京去开文艺界的重要会议,从北京捧着荣誉回到上海,上海正在演出《祥林嫂》,本来是由金彩风扮演前面年轻时和中年时的祥林嫂的,后面祥林嫂被鲁四老爷赶出来讨饭最后的戏一直到冻死在雪地里的老人祥林嫂是袁雪芬扮演的,那样导演安排得很好,既特出了袁雪芬为了艺术的进步事业奋斗终生而且这年龄上也十分般配,看的观众也很多。但是,那天袁雪芬从北京开会回来,等演出开幕当幻灯片上打出“今天载着荣耀从北京回来由著名表演艺术家袁雪芬演出全场《祥林嫂》时,全场马上喝起了倒彩,都要求退票,人家是冲着金彩风来看戏的。 真的很遗憾!袁雪芬是以顽强的意志把戏演下来了,人们中度退场的很多!这些都能怪罪袁雪芬吗?其实,她年纪大了当当老师、指导一下学生也不是不好,但是,非要让她无限止地做报告、当领导,她很累也没有多少水平,她太有名气了,在上海越剧院一直培养不出什么好的新人,因为这论资排辈太严重了!而浙江的一些越剧团名气没有这么大,却反而培养了好多的越剧青年演员。 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袁雪芬确实累了,她自己也不会想到她会创造如此辉煌的事业和名气,我想她是个著名的越剧老演员应该是比较正确的定位。
近代人物
中文名:袁雪芬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嵊县
出生日期:1922年3月26日
逝世日期:2011年2月19日
职业:越剧表演艺术家
信仰:马克思主义
主要成就: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越剧袁派(旦角)创始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代表作品:《双烈记》《西厢记》等
(历史lishixinzhi.com)袁雪芬人物
袁雪芬(1922.3.26-2011.2.19),浙江嵊州市甘霖镇上杜山村人。 *** 党员。历任上海越剧院院长、名誉院长,上海对外友协副会长,全国政协常委等。11岁入四季春越剧科班,14岁开始在杭州演出。1938年到上海,1942年起致力于女子越剧改革。她的表演和唱腔柔婉细腻、朴实深沉,韵味醇厚,节奏明快,重视人物性格的刻画,被称为“袁派”。
袁雪芬参与整理并主演了传统戏《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编演了历史剧和现代剧《木兰从军》、《红粉金戈》等。1946年,演出了根据鲁迅小说《祝福》改编的《祥林嫂》。
袁雪芬1953年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获国际**节“音乐片奖”。1955年缅甸总理吴努授予她金质奖章。1956年获文化部颁发的“1949-1955优秀影片奖”荣誉奖。1989年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首届“金唱片奖”。
袁雪芬越剧流派
袁派是袁雪芬创立的越剧旦角流派。袁雪芬1922年生于越剧故乡浙江嵊县,11岁时进入四季春科班学戏,初学的是男班的丝弦正调腔,出科后与女子越剧四工腔时期的代表人物王杏花同台,唱腔受其影响比较大。1942年10月,袁雪芬倡导越剧改革,剧目多数为悲剧,越剧原来曲调单纯、活泼、跳跃的四工腔不能适应,袁雪芬从人物出发,在传统唱腔音调进行中,频繁地、重复地运用变音,就是7音,形成唱腔音调,逐渐形成一种激进的、下行的旋律的特点,呈现出哀怨深沉的唱腔格调。1943年1月的《断肠人》中“断肠人越想越断肠”这段唱就是代表。袁雪芬在1943年11月演出《香妃》时与琴师周宝才合作,在唱腔方面有更大的突破,初步形成了尺调腔的雏形,此后尺调腔逐渐丰富,不但使越剧唱腔在板式结构上得到了完善,在唱腔曲调上也增强了抒情性和戏剧性,为越剧音乐开辟了一个新的时期。并为流派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袁派就是在尺调腔的基础上形成的,是越剧最早出现的流派之一。袁派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唱腔音调一般较为低沉哀怨,叙述性倾诉性比较强,但是袁雪芬很注意唱腔层次的变化,善于根据表达人物感情的需要,打破越剧严格的上下句对仗的格式,使唱腔音调平中出奇,柔中有刚,这时期的代表性唱段是《忠魂鹃血》中的痛责,《绝代艳后》中的冷宫和著名的“三哭”,即“香妃·哭头”、“梁祝·哭灵”、“一缕麻·哭夫”。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袁派又在塑造新的人物的音乐形象时有新的发展。1950年演出《相思树》的时候,袁雪芬与刘如曾合作,吸收越剧早期男班艺人支金相的唱腔因素,创造了能表达热烈、急切、犹豫、不安等复杂感情的“男调”。1953年在演出《西厢记》时,使用了典雅清丽的音乐语言和富有诗意的吟咏性唱腔,通过疏密相间的字位节奏,使唱腔变化更为丰富。
1958年在演出《双烈记·夸夫》时,又创造了新型的六字调,准确生动地塑造了巾帼英雄梁红玉的音乐形象。1959年演出《秋瑾》时,在“东渡”一场的六字调唱段中,吸收了高拨子的高亢音调和鲜明节奏,表现出秋瑾这位革命女杰刚毅豁达的性格。1962年演出《祥林嫂》时,在“千悔恨,万悔恨”这段六字调中,吸收了传统的武林调、四明南词、宣卷调等因素,加上细致的润腔处理,形成悲凉、叹息、自谴自责的音调,深刻表达了祥林嫂心灵备受折磨的痛苦。
袁派唱腔的特点是质朴平易,委婉细腻,深沉含蓄,韵味醇厚。袁雪芬擅长依照人物的特定性格和感情创腔,不追求曲调的花梢,而注意以情带声,以真情实感和润腔韵味扣人心弦。在演唱上,她气息饱满,运腔婉转,喷口有力,吐字坚实而富有弹性,运腔中运用欲放又收、抑扬有致的处理,形成特有的韵味美。她常根据唱词的寓意,采用特殊的节奏形式,改变原来较为平稳的字位节奏,使唱腔和唱词语气紧密结合起来。如《西厢记》“赖婚”中的“若不是张解元他识人多”,在“若不是”后面的拖腔中运用了后起半拍的特殊的节奏形式,形象地显露了莺莺一提到意中人时难以掩饰的喜悦;“琴心”中“宝髻玲珑”的“玲珑”二字和“身在墙东”的“墙东”二字,都采用了前切分音节奏,使唱腔旋律在流畅中有跌宕,平稳中有跳跃。
好了,关于“袁雪芬祥林嫂”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袁雪芬祥林嫂”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